5月12日,由必赢3003no1线路检测中心“‘教学学术’引领下的高校外语教师发展科研创新团队”在北校区第九教学楼丝纺讲堂举办了“‘教学学术’引领下的高校外语教师发展专题论坛”。广外科研处处长陈彦辉教授、必赢3003no1线路检测中心院长董金伟教授、党委书记林绍雄、副院长吴岩教授以及团队带头人权立宏教授和团队成员出席了论坛开幕式。必赢3003no1线路检测中心的部分师生以及来自其他兄弟院校的同行参加了论坛。
本次论坛邀请到了宁波诺丁汉大学冯安伟教授、香港大学Ora Kwo 教授、华南师范大学黄甫全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王雪梅教授和必赢3003no1线路检测中心董金伟教授等教师发展领域的专家学者做主旨发言。主旨发言人还有团队的几位骨干成员。论坛以“教学学术”(Scholarship of Teaching & Learning)作为理论基础和研究视角,针对 “教学学术”的理论层面研究、高校外语教师素养研究、高校外语教师发展的文化生态研究等议题,共开展了九场主旨报告,紧凑充实,为参会者呈现了丰富的学术盛宴。
论坛分上午和下午两场。首先,院长董金伟主持论坛开幕式并邀请科研处处长陈彦辉教授进行讲话。陈处长简要介绍了广外在科研方面取得的进展,包括科研体制和奖励机制的改革,随后向必赢3003no1线路检测中心近几年在科研实力方面取得的进步表示了祝贺和肯定。随后,权立宏进行发言。权立宏围绕课题研究背景、课题研究总思路和议题、课题取得成效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团队的过程管理和结果管理进行了总结,并针对我国高校外语教师发展现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反思。
陈彦辉致辞
在专题环节,第一场报告来自冯安伟教授,他就中国合格英语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这一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察和研究。冯教授指出:目前关于英语教师核心素质的实证研究较少。他通过回顾文献,概括出优秀外语教师应具用的基本素质:创造性(creativity)、灵活性(flexibility)和热情(enthusiasm)等。冯教授重点突出了反思以及实施行动研究对于优秀的外语教师的重要性。他总结指出:一位有竞争力的外语教师,应该首先有强烈的内在动机和激情以及良好的语言技能,以使教师成为学生的模范。同时,教师应有意愿和能力去反思自己的实践,以改善实践和教师本身。出色的外语教师应该要能够走得更远一点,要开展研究并传播研究成果。
随后,王雪梅教授做了题为“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实证研究案例分析”的主旨发言。王教授首先就教师发展主题下的每一个研究领域和方法进行了介绍,使听众对教师发展研究有了较全面的理解。接着,她对比了定量和定性研究的异同和各自的特点,并通过对国内外的多个研究案例的分析来加深听众对这两种研究方法的了解。除了对研究方法和案例进行分析,王教授还指出,实证研究的关键问题,在于研究选题的性质、价值性、论文撰写的逻辑性、以及文献的新旧比例,给研究者尤其是新手研究者如何做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实证研究提出了诸多有用建议。
第三场主题发言来自Ora Kwo教授。她发言的主题是“Opportunities for teacher development: Dissonance between knowledge and practice”。她的主要观点是:在教育改革中,教师会更频繁地遇到关键事件,要做把握性并不大的决定,内在价值观会经历考验,尽管这些情况令人不安,他们依然是教师个人成长的契机,即教师学习的核心其实在于困境。她指出,要倾听教师的声音,使教师学习从教师内心和同行对话过程中产生。
许悦婷博士随后做了题为“A methodological review of L2 teacher emotion research: advances, challenges, and future direction”的发言。许博士对二语教师的教师情感研究做了一个研究方法上的回顾。她主要有四个研究发现:针对语言教师的教师情感研究大多数为质性研究,较少量性研究,而混合方法研究更是少之又少;针对普通教师的教师情感研究同样也是以质性研究为主,但是量性研究和混合方法研究的数量在上升;相关研究需要更丰富的数据来源以及更加透明的数据分析过程;量性研究和混合方法研究数量的上升,归功于经过严谨真实的教师情感要素的发展以及研究者对量性和质性数据更加均衡的了解。
论坛的下半场黄甫全教授首先做了题为“论教学学术作为一种公共学术——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论原理”的报告。他首先介绍了公共学术的背景,随后引出教学学术的公共学术整合模型,指出英语学科的价值是在实践中产生的,这是教学学术的知识生成本体论原理。他同时指出要再造教师教育,使专业就是教学,这是教学学术的知识生成方法论原理。最后,黄教授指出,随着学习中心理念的传播,课程教育学知识研究(PCKS)中的“可学性”得到彰显,因此应过渡为课程学习化知识研究(LCKS),这是教学学术的知识生成认识论原理。
主题研讨环节
来自香港圣公会陈融中学的姚博士则探讨了香港英语教师在应对当地新课程改革时的专业发展表现。她发现,英语教师在培训课程中,会产生多种改变,包括他们的领悟、教学实践、认知以及专业水平;同时,在培训过程中,机构话语占主导地位(managerial discourse),老师的想法并没有被考虑其中。
柯晓玲博士就“现象学视角下的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做了发言。柯博士指出,身份认同是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概念,尽管成果丰硕,但在理论研究和研究上方法上较为单一。而现象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潮,又作为一种质性研究的方法论,可以对微观层面上的教师身份认同研究进行有益的补充。柯博士还介绍了现象学研究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如要设计一系列的步骤来避免或尽量减少研究者强加给数据的预设和建构以及现象学研究范例,最后她指出现象学对我国教师身份认同研究的启示。
魏海苓教授则利用CiteSpace V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对研究教学学术的代表性期刊《社会学教学》进行了文献分析,时间跨度为1973年到2018年。分析的内容包括作者情况、论文情况和共引网络等等,充分把握了美国教学学术在学科领域发展的特点,给予我国教学学术研究有益的参照。
最后一场专题报告来自董金伟教授,他发言的主题是大学外语教师发展的文化生态。他以G大学Y学院为例,利用教育文化生态系统理论,包括外围系统(Macro-system)、外层系统(Exo-system)、中间系统(Meso-system)和内核系统(Micro-system),分析了外语教师发展的文化生态。他的研究发现:Y学院的文化生态属于一种创新性学院文化,在其建构、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了专注教学期、转折变化期、稳定发展期三个阶段;其教师则分别从集体专业学习、以教学改革促专业发展、关注教师发展的学习策略等方式、方法、途径中得到程度不同的发展。
在互动交流环节,必赢3003no1线路检测中心教师李惠胤提出疑问:除了发表论文之外,还有其他什么方法可以让教师达到教学学术的要求。Ora Kwo教授、黄甫全教授、冯安伟教授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思想的火花四溅,现场气氛达到最高潮。整场论坛从上午9点持续到下午6点半,干货满满,参会者纷纷表示收获颇丰。论坛在权立宏的总结发言中圆满落下帷幕。
合影